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安全学学科建构的中国探索——对话吉林大学肖晞教授

政治学人 政治学人 2023-01-18


本期嘉宾


肖晞,吉林大学匡亚明卓越A岗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外交学院院长,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院长,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安全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外交、国家安全。在《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与政治》《政治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项目等科研、教学项目30项。


编者按

国家安全是政治学关注的重要领域,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学已经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国家安全不仅有其学术意义,在国家发展和外交实践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总体国家安全观”也应运而生,值此背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学科的呼声日益升高。中国的国家安全学学科需要走出怎样独特的道路?这门年轻而极具活力的学科要如何面临现实中的国家安全问题?国家安全学的构建要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本期政治学人将专访吉林大学肖晞教授,帮助读者领略中国国家安全学的特色与魅力,把握当代中国国家安全学学科发展的脉搏。


01

政治学人:近年来,国家支持各高校设立“国家安全学”作为一级学科,国家安全从研究领域逐渐发展为单独的学术学科,并尝试走出独立自主的学科体系。是什么原因与契机让国家安全获得如此重视?“国家安全”建设成为学科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 肖晞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在全球化发展调整期、世界权力结构转移期、科技产业革命发展孕育期叠加交错的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叠加,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加之近期俄乌冲突愈演愈烈,大有扩大化、长期化趋势,我国国家安全形势更为严峻,外部压力前所未有。同形势任务要求相比,我国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不足,应对各种重大风险能力不强,维护国家安全的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国家安全政策体系不明晰,国家安全在理论、战略、治理、技术等方面挑战重重。这一系列时代之问、时代之困、时代之需,迫切要求国家安全学进行深入研究,培养专业化人才,作出科学解答


202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通知》,国家安全学科建设正式进入制度化、规范化阶段。202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同意增列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通知》,10家单位获批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家单位获批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这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重要体现,标志着我国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及其人才培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安全学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全球视野、全局观念、战略思维、政治意识、能力担当的高水平复合型国家安全人才。人才培养应遵循需求导向,从服务国家需求的核心目标出发进行定位。一是服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二是服务各领域国家安全问题的解决,提升各领域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三是服务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




02

政治学人:国家安全既复杂又精细,既囊括了大范围的知识领域与内容,同时也是多学科领域交叉的研究系统。国家安全研究有哪些核心领域?您认为把握国家安全研究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 肖晞


国家安全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各领域国家安全问题。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体系涉及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重点领域安全,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各领域安全问题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传导、层层递进,蕴含着严谨的内在逻辑。从横向上看,各领域安全并非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形分意合的整体。看似单一领域的安全问题,往往不能单一对待,而要考虑整体和系统的安全。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问病根,不看全局,哪个领域出了问题就只是去处理该领域的问题,极可能导致该领域问题解决了,其他领域的相关问题却层出不穷。从纵向上看,各个安全领域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理论政策、信息情报和教育体系等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造成领域安全的漏洞。有鉴于此,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维护各领域安全,必须同时构建好该领域的法律法规、理论政策、信息情报和教育体系等由上而下的多层次体系,这样才能织密各领域安全的大网,把涉及国家安全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国家安全研究的核心领域主要包含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治理、国家安全技术等内容,形成基础理论研究、前沿战略研究、政策科学研究、技术保障研究相统一、相统筹的交叉学科知识体系。体系内各要素彼此联系,相互呼应,既有思想引领的理论基础、顶层设计的战略思维,又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首先,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具有统领性,是国家安全学学科的理论基础,是国家安全学知识自主性的根基。这一核心议题以国家安全发生发展和实践过程中的理性认识为研究对象,围绕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研究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的形成、演化、特点和影响,总结、理解和揭示国家安全运行的有关规律以及维护国家安全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教训,为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思想与理论支撑。包括国家安全思想、国家安全基本理论、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重要问题、国家安全研究方法等。其二,国家安全战略以影响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围绕新时代优化中国国家安全战略这一重大议题,高层次、全局性、长远性谋划如何实现国家安全目标、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其研究包括:国家安全战略的涵义与特性、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要素、国家安全战略的构成要素、国家安全战略决策、国家安全战略实施、大国国家安全战略比较等。其三,国家安全治理以国家安全的法律体系、管理体制、执行机制和保障模式为研究对象,也涉及国家安全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安全与全球治理等重大国内国际议题,围绕新时代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要目标,研究内容包括:国家安全法治、国家安全管理、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保障、国际安全治理等。最后,国家安全技术以夯实国家安全技术基础、提升国家安全技术保障为对象,研究国家安全技术体系与能力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国家战略高新技术和重要领域核心关键技术,以及国家安全重大工程建设,形成全面支撑重大国家安全风险威胁和安全事件的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响应、确保恢复的有效应对技术能力。该核心议题围绕推动新时代国家安全技术实力和能力建设这一重要目标,研究内容包括:国家安全战略技术、国家安全非常规技术、国家安全支撑保障技术、国家安全系统工程等。


我们认为,把握国家安全研究的核心要义是在于其“总体性”。国家安全学是贯彻服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综合性、交叉性核心支撑学科,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思想指南。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构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安全思想体系。它深刻地揭示了国家安全的本质和内涵,系统地阐明了国家安全的内在逻辑性、国家安全各领域的关联性、国家安全效果的可持续性。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精髓在于“总体”,它强调国家安全各要素是一个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统一整体,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做到统筹兼顾,尤其体现为对“五大要素”“五对关系”和“十个坚持”的科学阐释。“五大要素”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高度凝练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逻辑关系。其对国家安全“宗旨、根本、保障、依托”关系的界定,阐明了构成要素的联系与功能,厘清了国家安全的目标与手段、整体与局部、主体与客体的逻辑,表明国家安全各要素之间相辅相成,要用系统的科学思维对其全面把握,统筹协调。“五对关系”强调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反映了辩证、全面、系统的国家安全思想。其囊括了国家安全在哲学层面的自我与他者、空间范围的内部与外部、历史范畴的传统与非传统的关系,牢牢把握住了安全与发展的协同关系。“十个坚持”强调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坚持把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推进国际共同安全;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持加强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加强了国家安全的体系、能力、队伍建设。总体国家安全观赋予国家安全“状态”与“能力”的新时代新内涵,强调国家安全是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坚持国家安全主体性的同时,展现出世界关照的胸怀和视野。我们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并为促进世界安危与共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中国方案。



03

政治学人:自从我国提出要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以来,不少高校都开始了专门学科或者研究院的建设,不同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您所在的吉林大学在国家安全研究方面有着怎样的特色?目前在国家安全学科建设方面的进展如何?


■ 肖晞


吉林大学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立足学科优势特色,积极推进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2019年6月18日,吉林大学成立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依托公共外交学院建设。这是全国高校中为数不多以国家安全学为研究领域的实体机构,也是东北地区高校中首家研究国家安全学的实体单位。2020年12月,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202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同意增列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通知》,吉林大学成功获批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全国首批建设单位,也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家建设单位,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是学校授权的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建设单位。


在学科布局上,我们以“提高站位、找准定位、科学错位、大胆作为”十六字为指针,学科定位的三个立足点体现出鲜明特色:立足国家“五大安全”——国防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产业安全,服务吉林振兴;立足东北亚地缘区域——吉林省位于东北亚核心位置,吉大位处我国东北腹地,多年来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发挥了独特作用;立足吉大传统优势——基础理论优势和政治学深厚传统。以此为基,我们凝练了四个二级学科:国家安全思想与战略、东北亚安全、金融安全、粮食安全。以“国家安全思想与战略”这一基础性的学科方向为引领,抓住东北亚安全、经济金融安全、粮食安全这三个特色性、前沿性的学科方向,形成“1+3”学科方向布局,努力构建基础理论研究、前沿战略研究、政策科学研究相统一、相统筹的交叉学科新体系。学科布局秉持了吉林大学始终坚守的基础理论研究专长,突出了吉林面向东北亚的独特地缘战略位置,遵循了国家将东北地区作为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战略规划,履行了东北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政治使命。


与传统的学科平台不同,吉林大学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成立之初就把培养国家安全领域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最核心的任务,同时把“培养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创新型、交叉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力,具有组织解决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够满足国家安全领域重大理论和现实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几年来,研究院很好地发挥了支点的作用,在学科的深度交叉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020-2022年,研究院依托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一级学科,设立了国家安全思想与战略、领土安全、东北亚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生态安全5个学科专业方向,连续三年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2-15名、博士研究生7名,成为全国985高校中首家独立招收、独立培养国家安全学相关方向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实体单位。2023年,学校将在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下招收硕士研究生15名、博士研究生10名。



04

政治学人:中国国家安全学发展立足中国的实际问题,并且有很强的问题意识,无论是国家、安全还是发展都是其中的核心和重要议题。然而这些本身也是传统政治学国际关系理论长期关注并研究的问题,国家安全学作为新兴的学科发展如何看待自己与这些传统学科的关系?国家安全学如何走出自己独特的道路?


■ 肖晞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国家安全学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系统研究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致力于提高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交叉学科。国家安全学融合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相关学科,主要包括:法学门类下政治学、法学、公安学、社会学,军事学门类下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管理学门类下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工学门类下安全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公安技术,以及经济学、哲学、历史学门类下的相关学科等。


从学科起源与核心关切上看,国家安全学的学科属性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国家安全学是基于政治学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国家安全研究最早源于政治学和军事学,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是主要议题,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教学科研也大多从政治学入手。国家安全的根本是政治安全,要始终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维护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政治安全的核心命题主要包括:政权安全即党的领导权问题,制度安全即社会主义道路问题,意识形态安全即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问题。我们认为,国家安全学应立足“政治为本、理工为法”,以服务国家政治安全、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为核心,把安全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统计学等学科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融入国家安全学的建设,提升学科人才的丰富性和实践性,全面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同时,在国家安全学学术体系构建之初,我们就要避免直接用西方概念理念模型去解析中国问题,而是要着力用中国自己的知识、观点、理论、原理、概念、范畴、标准、话语来解读中国的国家安全实践,建构国家安全学的自主知识体系。




05


政治学人:相较于中国,西方在国家安全的理论和学科建设方面发展较早。中国的国家安全理论发展与西方有何异同?中国的国家安全学应该怎样处理与西方国家安全学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


■ 肖晞


20世纪4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提出“国家安全”概念,逐步形成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流派的国家安全观。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论争在于国家安全与体系安全如何平衡。现实主义认同一个稳定的体系对维持国家安全的意义,但更强调国家安全不可置疑的重要性,并在如何获得与维持安全方面认识僵化;自由主义者无论是求助于相互依存还是国际制度,其思想核心都是坚信现实国际关系发展远比现实主义者的认知复杂得多,国家完全可以在复杂关系中寻找出制衡并抵消安全威胁的有效途径;建构主义拥有比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更纯粹的体系观,认为安全共同体虽然由国家构成,却超越了国家理性的“因果”局限,体系安全状况的更新会彻底改变国家的安全认知和谋求安全的行为。鉴于国家安全实际上是基于不同历史时期具体国家与个人社会体验的内化感知,安全研究的内容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侧重性。讨论不同理论流派在安全问题上的论争与融合,对于我们确立中国国家安全学研究体系是有启发的。


在新形势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突破了既有国家安全观的认识和行为模式,体现出先进性和原创性。先进性主要表现在将追求共同安全和人民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价值导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民安全思想超越了西方二元对立的安全文明,超越了西方对“修昔底德陷阱”的预判,为促进世界和平、增进人民福祉提供了新理念、新模式和新路径,主要包括:坚持和平发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国际合作,推进全球安全治理;坚持共建共享,倡导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互利共赢,建立新型安全伙伴关系等。原创性主要表现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完成了国家安全的体系重塑。总体国家安全观突出了国家安全的多面性、关联性、变动性、相对性、非唯一性、主观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强调国家安全各要素是一个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维护国家安全必须统筹兼顾“五大要素”“五对关系”和“十个坚持”。“五大要素”高度凝练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逻辑关系,“五对关系”牢牢把握住了发展与安全的协同关系;“十个坚持”阐明了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总体方向、根本宗旨、基础动力、战略方略、体制机制和方针政策。“五大要素”“五对关系”“十个坚持”的提出,创造性地实现了国家安全的体系重塑。可以说,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在国家安全领域的最新体现,标志着党对国家安全问题的理论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中国国家安全学研究要秉持开放的学术心态,拥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始终保持学术研究的开放性。我们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进行学术交流与对话。国外国家安全研究取得的积极成果,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的有益滋养。我们要认真反思西方理论的历史形成条件、思想基础和价值理念,去除不合理成分,吸收有益成分。从国家安全学学科的起源来看,我们既要强调中国国家安全学的原生性,总体国家安全观科学地反映了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形势新特点新目标新任务的准确把握;也要看到其外部性,总体国家安全观充分吸收借鉴了古今中外优秀的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强调国家安全学的原生性和中国特色并不是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借鉴、升华的基础上,使中国国家安全学内涵更加科学。我们要既强调本土化经验和文化特质性,又重视知识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努力提出具有更广泛的解释力、适用性、认同度和开放性的核心概念,形成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的概念体系。




06


政治学人:您之前说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学要以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与战略需求为指向,以中国为关照、以时代为关照。中国的国家安全学要怎样将中国的实际问题和解决路径更好地理论化?


■ 肖晞


中国国家安全学要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就要以中国为关照、以时代为关照,在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治理和国家安全技术等主要领域深入探索,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我曾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需要从历史、现实与未来三个维度全面认识中国国家安全学的知识主体性问题,这包括对政治学这一国家安全学核心支撑学科发展进程中主体性缺失的反思回顾,对西方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的汲取超越,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创新和学理化进程的理解把握,以及对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原创性成果的规划设计。


国家安全学界在经验研究与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家安全的概念、问题、逻辑、范式和价值等正在进行深层次的学理分析,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为新时代国家安全学提供了主体思想、严整逻辑、基本构架和方法论基础,推动了国家安全研究不断创新。但总体而言,理论层面的国家安全研究依然是薄弱的:对于作为哲学层次和价值领域的安全,作为现实手段和政策工具的安全,作为人类、国家、国际体系不同层次变量所要求的安全,我们的区分尚不明晰;对于安全的获得与维持直接的相互转化关系,现实的安全焦虑与长期性安全共同体内在的因果关系,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我们整体意义上的认识还不充分;对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具体问题,我们的宏观战略性研究较多,中观、微观层次的理论仍相对较少。


我们认为,问题意识是中国国家安全学的学术起点。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问题意识作为中国国家安全学的研究起点,一方面是由交叉学科特性所决定的。国家安全学是一门典型的新兴交叉学科,交叉学科研究范式形成的关键在于凝练和解决科学问题;另一方面也是由中国国家安全学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国家安全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是各领域国家安全问题,学术研究必须落到我国发展和安全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


中国国家安全学要将中国实际问题和解决路径更好地理论化,需要在本体论上构建出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规律、更具解释力、适用化和实用性的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以问题为核心提出普适性、科学性、前瞻性的核心概念。理论的首要任务是进行解释,而理论用来解释的工具即是核心概念,能否提出源于中国实际又具有普适性、共识性的核心概念,形成研究范式,对国家安全学学术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学术体系建设要以创新为驱动力,构建更具普适性和包容性的理论。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一要构建具有普遍解释性的基本理论,既要用中国创建的国家安全理论解释中国国家安全的根本问题,也要能解释历史和现实中西方国家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和西方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二要对西方理论没有或缺乏解释的新问题、新议题、新领域予以重点关注和前瞻探索,在理论构建上敢于先行先试和大胆求新。



07

政治学人: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国家安全学的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您认为这一领域的探索需要学术界怎样的努力?


■ 肖晞


在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欣喜地认识到,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设立行动迅速、意义深远,这既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构筑国家安全人才基础、夯实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战略举措,也是扎根本土、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将为全面加强国家安全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奠定制度基础。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催生了国家安全学学科,国家安全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虽得到了制度上的确认和概念上的认可,但它前期学术准备尚不充足。主要表现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有待进一步学科化、学术化、知识化和系统化;国家安全学的本体论、认识论、研究方法仍然欠缺;基础性、系统性、交叉性的国家安全学知识体系并未确立;国家安全涉及领域非常宽广,自成体系、边界清晰的知识图谱尚未厘清等等,做好基础理论研究和科学构建学科体系的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当前,国家安全学界的主要任务是推动构建国家安全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并实现“三大体系”的系统性贯通。学科体系是基础,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推进国家安全学学科的“再学科化”,也就是学科内涵建设。最关键的是根据学科思维与学科使命,探索国家安全学“元理论”,厘清基础的知识命题、解析核心的研究对象、创制清晰的知识图谱。在知识图谱的指引下,构建课程、教材和教学体系,确立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是核心,应以扎根意识、问题意识、主体意识、开放意识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解析国家安全学的核心要义、理论框架和解释逻辑。扎根意识在于坚持学术研究的历史视野、时代精神、实践原则和人民立场;问题意识在于秉持学术研究的问题导向,始终以回应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研究目标;主体意识在于从历史、现实与未来三个维度全面认识中国国家安全学的知识主体性问题,首要是建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知识体系;开放意识在于保持战略思维、学术研究、研究方法和学术生态的开放性。话语体系是纽带,是学术体系的反映、表达和传播方式,要以系统思维建设中国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包括加强学理研究、提炼标识性概念,深化国际交流、创新传播方式,做到“中国立场,世界表达”。“三大体系”要以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重要指向,加强顶层设计、挖掘整体效能、统筹协同推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家安全学。


在学科刚刚起步的关键阶段,构建有利于交叉学科发展的、开放包容的学术空气至关重要,这是奠定一种文化生态标准。我们正在着力培育交叉创新的研究生态和开放的学术共同体,营造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同时,机制化推动学术研究,需要完善各类平台和载体,包括学术队伍、研究机构、基金、学会和期刊等。包括推动建立专门的国家安全学院、国家安全研究院、企事业单位联合成立国家安全研究机构,建立国家安全学交叉创新平台,加强国家安全智库建设;推动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设立国家安全学项目;推动成立中国国家安全学会,组织带领广大国家安全学工作者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加快推进专业学术期刊建设,打造创新交流、探索争鸣的国家安全学学术园地。



08

政治学人: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最后是政治学人的读者福利时间。国家安全学是一门年轻而充满朝气的学科,您对它有怎样的期待?对将来有兴趣从事相关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青年学人您有着怎样的建议?


■ 肖晞


自从首批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建设单位公布后,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高校非常积极地投入到学科建设之中,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势。我们正在构建一个紧密的学术共同体。科学错位,做一盘棋;精准定位,理论先行;在创业初期尽快把学科做大做强。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国家安全研究大有可为,大有作为;青年人思维活跃、善于创新创造。我们由衷地期待,拥有不同知识背景的青年师生,以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目标组成交叉学科团队,凝练并解决共同的科学问题;我们所讲的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以“政治为本,理工为法”,就是将战略研究与战术研究相结合,战略指导战术、战术反哺战略,更好地体现国家意志,完成国家使命。我们期待青年学人能够跳出藩篱、跨越边界、打破陈规,将相关学科的概念、方法、数据、术语等进行有机融合,不断进行学科范式的深入探索。


寄语: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invent it! 科学的意义和乐趣,正在于让人知所从来,思所将往。


更多精彩文章回顾


■ 学人专访采编集锦:

包刚升|曹海军|陈超|段德敏|费海汀|耿曙|郭台辉|郭忠华|郭道久|郭定平|黄琪轩|季乃礼|金安平|荆学民|郎友兴|李春福|李辉|李路曲|李石|吕德文|刘建军|刘伟|马得勇|马啸|欧阳静|孙磊|唐世平|佟德志|段泳|王立峰|王正绪|吴冠军|吴晓林|谢岳|徐勇|徐湘林|郇庆治|熊易寒|杨光斌|杨雪冬|杨阳|殷冬水|颜德如|游宇|张星久|周平|朱光磊|朱天飚|张国清|张贤明


青年学人访谈集锦:

陈科霖|陈青霞|季程远|刘九勇|向杨|张力伟


■ 特色访谈栏目集锦:

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阿富汗田野调查|俄乌冲突评议|六周年访谈


编译与转载之集锦:

陈国权|李强|任剑涛|桑玉成|唐士其|王绍光|项飙|俞可平|周振鹤|阿里夫·德里克|埃里克·沃格林|安东尼·吉登斯|道格拉斯·凯尔纳|菲利普·佩蒂特|弗朗西斯·福山(上)|弗朗西斯·福山(下)|哈维·曼斯菲尔德|克劳斯·泽格伯斯|克里斯托夫·贾弗雷洛|昆廷·斯金纳|罗伯特·达尔|马克·里拉|迈克尔·桑德尔|乔尔·米格代尔|斯拉沃热·齐泽克|西达·斯考切波|希尔·斯坦纳|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约翰·米尔斯海默


采   编:高梦冉 吴璇 吉先生

编   辑:陈

校   对:王馨瑶 高梦冉

审   核:欧阳星 大兰 吉先生

本文核心内容系政治学人平台首发,文章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个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网站链接;媒体转载(包括网站、微博、微信号)请联系政治学人微信后台。识别二维码可添加编辑团队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